關于鄰苯二甲醛的消化內鏡消毒應用與效果分析
發布時間:
2022-08-29
引言 為了預防和控制內鏡引起的醫源性感染,發展消化內鏡的 消毒清洗新方法,提高內鏡護理質量,延伸內鏡使用壽命等一 系列問題都是內鏡消毒清洗工作探討與發展的重點和熱點。而 目前關于消化內鏡的消毒清洗方法,如戊二醛浸泡法,易使內 鏡表明變黃、變粗糙,縮短內鏡使用壽命,清洗不夠徹底;而 消化內鏡的消毒清洗方法的深入探究與創新發展,是一個十分 關鍵的問題,如何能更好的發展清潔、可靠、安全的消毒方法, 保證消化內鏡消毒清洗質量,延長其使用壽命是目前醫療探究 中較為缺乏的一個環節,發展存在局限性,同時這一領域也是 探究與發展的重要方向與目標。針對這一系列問題,探究新的 消毒清洗方法迫在眉睫。針對消化內鏡在消毒清洗過程中可能 有有機溶液殘留、高濃度消毒劑存在安全危險、消毒過程中消 化內鏡存在損壞等問題,本文通過對比戊二醛與鄰苯二甲醛這 兩種方法法在消化內鏡中的消毒清洗應用,分析其應用效果。 1 資料與方法 1.1 一般資料。統計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我院消 毒后的內鏡 80 件,對照組 40 件內鏡采取濃度為 2% 戊二醛浸 泡消毒方法進行消毒;而對于實驗組的 40 件消化內鏡內鏡, 則采取 2% 濃度的鄰苯二甲醛進行浸泡消毒。對照組與實驗組 的消化內鏡在浸泡時長上保持一致,后期的沖洗處理均一樣; 同時,兩組內鏡在規格、型號、污染度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, 具有統計學意義(P>0.05)。 1.2 方法。以消化內鏡的內表面為檢測采樣部位,以相應的中 和緩沖劑收集送檢,對送檢液中的致病菌進行檢測,并統計相 應的結果。 1.3 統計方法。結合衛生部的《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》 標準,采用 SPSS 對數據進行統計,以獨立的t 方檢查進行分析; a=0.05。 2 結果 2.1 消 毒 效 果。 對照組內鏡內表面的致病菌落計數為 (0.97±0.74)cfu/cm3 ;實驗組內表面的致病菌落計數為 (0.76±0.83)cfu/cm3 ;兩組之間的差異性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。 2.2 干 凈 程 度。 對照組內鏡內表面的菌落總數計數為 (1.61±0.65)cfu/cm3 ;實驗組內表面的菌落總數計數為 (1.16±0.63)cfu/cm3 ;兩組之間的差異性均不存在統計學意義。3 結論 消化內鏡,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侵入式的醫療診治器械,由于自身結構、材質以及清洗要求等方面的原因,其消毒與清 洗,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,如若內鏡消毒清洗不達標, 則會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,甚至帶來嚴重后果,可謂是關系 重大。通過本文的臨床探究分析以及關于內鏡表面消毒效果以 及干凈程度統計分析結果表明,相對于《消毒技術規范》中目 前采用的戊二醛消毒法,采取鄰苯二甲醛浸泡消毒這一方法, 殘留在內鏡表面的菌落總數以及致病菌落數都明顯少于對照組 的戊二醛消毒法,消毒效果明顯。究其原因,這是因為鄰苯二 甲醛浸泡消毒 [1-3] 是通過結合生物細胞壁和細胞膜,形成一道 屏障,阻止組織物質交換,抑制細菌生理功能而實現消毒滅菌 的作用。對比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結果可知,采用鄰苯二甲 醛浸泡消毒在相同時間內的消毒滅菌效果更佳,根據其他學者 的研究結果 [4],本研究應證了采用鄰苯二甲醛對消化內鏡進行 消毒,能夠有效的解決內鏡消毒臨床實踐中存在的消毒液具有 較強的腐蝕性,對內鏡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壽命具有較大影響以 及在消毒過程中可能有某些有機物質殘留的問題,同時有效的 縮短了醫療工作人員與消毒劑接觸的時間(達到相同的消毒標 準,采用鄰苯二甲醛進行消毒所需時間更短),提高了與內鏡 接觸頻繁的醫護人員的安全健康保障。同時,由于采用戊二醛 進行消毒,需要面臨易使內鏡表明變黃、變粗糙,縮短內鏡使 用壽命等問題,同時戊二醛自身的毒性使得內鏡的二次污染問 題難以預防;而使用鄰苯二甲醛這一消毒劑對消毒內鏡進行浸 泡消毒處理,能夠有效的減少消化內鏡的損壞,防止消化內鏡 (胃鏡、腸鏡)的二次污染,使消化內鏡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, 這無論是對患者的臨床手術還是對醫院儀器成本管理上都大有 裨益。本次臨床實驗結果有效的證明了:相對于目前常用的戊 二醛浸泡消毒法,采用鄰苯二甲醛消毒法在消化內鏡消毒清洗 應用實踐中能夠取得更為明顯效果,應用前景更為廣闊,這一 探究對進一步的鄰苯二甲醛在消化內鏡消毒清洗應用措施的探 究有重要意義。由此可見,應用鄰苯二甲醛對消化內鏡進行消 毒,臨床效果更優,值得在臨床實踐與治療中推廣使用與發展。
相關資訊